2020年6月29日,我单位孙柱柱博士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丁伟璐博士等人合作在国际期刊《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上发表了题为“Tailoring of the core structure towards promising small molecule hole-transporting materials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 theoretical study”(Phys. Chem. Chem. Phys., DOI: 10.1039/D0CP02643C)的学术论文。
本研究以四苯乙烯和四噻吩乙烯核心为结构模型,研究设计了一系列低对称性空穴传输材料分子。结果表明,与TTE-1(四噻吩乙烯)相比,半闭环的TTE-2的重组能明显降低。闭环和半闭环的核心结构可以有效增强分子间的空穴耦合,促进分子间的电荷传输。基于合适的分子能级、较高的空穴迁移率和扭曲的低对称空间结构,具有双螺烯结构的TPE-3被认为是潜在高效的空穴传输材料分子。研究结果为实验科学家更加合理地筛选此类低对称性扭曲构象的材料分子提供了理论线索。
本研究得到了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青年项目的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