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介绍
    • 组织机构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科研团队
    • 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社会服务
    • 校企合作
    • 光伏检测
    • 科普专栏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党建园地
工作动态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科研进展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正文

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铜锌锡硫硒空穴传输层方面取得进展

时间:2019-03-06 11:36:08  点击:   发布者:

2019年2月,Materials Science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期刊发表了程念博士研究成果,题为“A simulation study of valence band offset engineering at the perovskite/Cu2ZnSn(Se1-xSx)4 interface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合适的界面能带结构有助于提高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Cu2ZnSn(Se1-xSx)4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无机空穴传输材料,通过调节S/Se化学比例,Cu2ZnSn(Se1-xSx)4的禁带宽度可以从0.95 eV变化到1.5 eV,同时材料的价带能级也会发生相应的移动,所以,Cu2ZnSn(Se1-xSx)4是研究钙钛矿/ Cu2ZnSn(Se1-xSx)4界面能带结构与电池光电转换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理想材料。我们使用器件模拟计算的方法,对钙钛矿/ Cu2ZnSn(Se1-xSx)4界面处的能带结构进行了研究。调节S/Se化学比例,钙钛矿/ Cu2ZnSn(Se1-xSx)4界面处的价带能级偏差能够从负值连续变化为正值。优化S元素含量后,能够在界面处获得最优化的能带偏差(+0.27 eV),对应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达到20.25%。进一步对Cu2ZnSn(Se1-xSx)4空穴传输层的厚度、缺陷态密度和载流子浓度进行优化后,电池效率提高到20.77%,优于相同条件下Spiro-OMeTAD空穴传输层器件的性能。

该研究得到了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青年项目的资助。

3.png

 

信阳师范学院●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南湖路237号   邮编:464000   电话:0376-6370838

版权所有:© 2016-2017 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