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应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邀请,武汉大学余桢华教授在综合实验楼五楼会议室为师生作了题为“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结构设计与载流子输运调控”的精彩报告。协同创新中心全体教师、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会由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刘江峰主持。

余桢华教授首先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着重讲解从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原理角度如何突破现有太阳能电池效率;系统分析了影响制备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关键因素,提出通过极限简化思想改善钙钛矿叠层电池工艺,获得优异的钙钛矿叠层电池结构。最后,余教授从结构方面探讨如何实现更高的载流子浓度,并同与会人员就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提升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余桢华教授,师从武汉大学赵兴中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后师从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黄劲松教授,从事钙钛矿光电材料与器件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在Science、Nature Energy、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余桢华现任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目前研究方向为: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技术、多维碳材料在钙钛矿光伏中的应用以及中间带半导体材料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