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介绍
    • 组织机构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科研团队
    • 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社会服务
    • 校企合作
    • 光伏检测
    • 科普专栏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党建园地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科研团队
  • 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武汉大学赵兴中教授和苏州大学王长擂博士来中心讲学

时间:2018-12-06 16:03:13  点击:   发布者:

12月5号,应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邀请,武汉大学赵兴中教授和苏州大学王长擂博士来我校讲学。两位专家在综合实验楼501会议室分别做了题为“能否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引入中间带”和“高效平面单节及叠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优化”学术报告。报告由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涂友超教授主持,中心全体老师、研究生以及物理电子工程学院部分老师聆听了报告。

赵兴中教授从突破太阳能电池单节理论转换效率瓶颈的途径出发,详细讲解了中间带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可能的实现方法,以及在中间带太阳能电池方面做过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同时,对中间带概念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相关研究做了介绍,对中间带太阳能电池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和难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1.jpg

王长擂博士介绍了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相关工作。通过Br取代I元素得到禁带宽度为1.75eV的宽带隙钙钛矿材料,优化制备工艺后得到高效率半透明钙钛矿电池。同时,使用锡(Sn)取代部分铅(Pb),得到1.25eV窄带隙钙钛矿材料,优化薄膜厚度和结晶性能后,窄带隙钙钛矿电池性能超过18%。进一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组装得到叠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获得了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3.1%和21%的四端和两端全钙钛矿叠层电池。

2.jpg

赵兴中,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先后主持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等项目10余项。在Nature、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王长擂,苏州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及纳米材料合成。在Nature Energy、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以及Nano Ener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9篇,其中一作论文12篇,被引用次数1400余次,H-index为21。

信阳师范学院●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南湖路237号   邮编:464000   电话:0376-6370838

版权所有:© 2016-2017 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