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应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刘利民研究员在综合实验楼北楼501作了题为“The Nature of Excess Electrons and their Roles i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Reduced metal oxides”的报告。
在报告中,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并结合相关实验进展介绍了二氧化钛(TiO2)作为典型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深入解读了TiO2中剩余电子的重要作用,TiO2缺陷态是半导体材料研究的重要课题。讨论了锐钛矿和金红石晶型结构下剩余电子对TiO2光吸收和光催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并介绍其在光解水和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的一些应用。
刘利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在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德国马普协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工作。2011年回国后先后入选千青、优青、牛顿高级学者。主要研究内容为材料界面中存在的物理化学问题,比如固体材料表面与界面的电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水溶液对材料性质的影响等。目前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包括Nature子刊11篇,影响因子>10且本人为通讯或者第一作者文章30余篇,他引5000次,5篇文章被ISI选为1%高引用文章。现为Scientific Reports和Progress in Nature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期刊国际编委,中国材料协会计算材料学分会副秘书长,国际电化学协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