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介绍
    • 组织机构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科研团队
    • 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社会服务
    • 校企合作
    • 光伏检测
    • 科普专栏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党建园地
中心概况
  • 中心介绍
  • 组织机构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规章制度   >  正文

【实验室安全】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时间:2022-11-18 09:41:01  点击:   发布者:房良

(一)火灾处置方案

(1)发现人员要保持镇静,立即切断电源或通知物业切断电源,并迅速报告。

(2)对于初起火灾,发现火灾的人员应根据其类型,采用合适的灭火器具灭火。对有可能发生喷溅、爆裂、爆炸等危险的情况,应及时组织人员撤退。

①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固体可燃材料引发的火灾,可采用水直接浇灭,但对珍贵图书、档案须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

②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和油脂类化学药品等引发的火灾,须使用大剂量泡沫或干粉灭火剂。

③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黄沙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④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引发的火灾,应使用黄沙灭火。

(3)实验室人员要迅速向实验室负责人、学院领导、保卫处、实设处报告。说明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燃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火势情况、报告人姓名、电话等详细情况。

(4)学院实验室安全应急工作组迅速疏散实验室内人员,集中至安全地带后清点人数。如有需要立即将伤员送至医院。

(5)扑救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

(二)爆炸处置方案

(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学校应急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3)所有人员应听从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三)泄漏处置方案

(1)泄漏源控制

①气瓶泄漏可通过关闭阀门,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漏处。

②化学品或废液包装物发生泄漏,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并更换。

(2)泄漏物处理

①少量泄漏用不可燃的吸收物质包容和收集泄漏物(如沙子、泥土),并放在容器中等待处理。

②大量泄漏可采用围堤堵截、稀释与覆盖、收容等方法,并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报告:及时向学院及学校报告。

现场处置: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蔓延,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组织群众撤离,消除安全隐患。

紧急疏散:要建立警戒区,将无关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现场急救: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配合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

(3)泄漏处理时注意事项:

①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②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③应急处理时不要单独行动。

(四)化学品灼伤处置方案

(1)化学性皮肤灼伤

①将伤者送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裤、鞋袜等。

②根据其化学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先用毛巾拭干,再用大量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创面10~15分钟。

③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红药水。

④视灼伤情况送医院治疗,如有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要在现场及时处理。

(2)化学性眼灼伤

①迅速在现场使用洗眼器,或直接用流动清水冲洗。

②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③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洗涤。

(五)中毒处置方案

(1)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

(2)若不能立即到达医院,可采取现场急救处理: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新鲜空气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严重者,须立即就医。

(3)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信阳师范学院●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南湖路237号   邮编:464000   电话:0376-6370838

版权所有:© 2016-2017 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