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介绍
    • 组织机构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科研团队
    • 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社会服务
    • 校企合作
    • 光伏检测
    • 科普专栏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党建园地
中心概况
  • 中心介绍
  • 组织机构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规章制度
  • 联系我们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规章制度   >  正文

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时间:2015-04-16 15:50:12  点击:   发布者:


一、实施意义

(一)文化建设是协同创新中心各平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优秀的科研创新文化对外可展现其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对内则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形成共同的信念、和谐的氛围,产生凝聚力。科研创新文化所包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是协同创新的精神基石。

(二)科研创新文化中深刻的人文特征和多元化的价值理念,是真正发挥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综合研究基地和产业创新推进器的重要保证。

二、指导思想

(一)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尊重个性和特长,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促进产业、科研和高校的协同创新。

(二)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提升中心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充分发挥中心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力量,使中心的发展进入一个滚动前进、良性循环的轨道和模式。

三、基本原则

(一)充分把握协同创新中心实际,了解校园文化、科研文化、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现状和发展水平,以此为基础,对中心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坚持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保持文化风格的协调统一;彰显协同创新的核心理念。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形成独具一格,健康,有活力和带动作用的协同创新文化。

(二)体现学科、专业、产业和企业特色的原则。协同创新文化要与学科建设,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产业创新和进步是协同创新生命力的源泉。

三、建设目标

(一)实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协同创新的有机结合。既要有物质文化的外在创新,又要有以制度为基础的体制文化创新,还要做好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内涵创新。

(二)实现创新文化的凝聚性,树立全体人员的群体意识,明确其在中心内部的权利义务、职责分工,形成合作共赢协同创新的团队精神。

(三)实现创新文化的导向性。充分体现高校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培养中心人员的行为、道德品质、思想情操、逻辑思维、集体主义精神、求知欲、实践能力、审美观、判断能力等。

(四)实现创新文化的激励功能。协同创新文化建设强调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倡中心工作人员之间的和谐、宽容、理解、沟通、齐心、合力。

(五)实现创新文化的约束功能。在和谐、积极的中心氛围的影响下,群体成员往往会以一种自知、自律、模范的自觉状态代替涣散、自由的非自觉状态

四、管理实施

(一)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提升创新文化的外化表现

(1)通过规范中心的形象标志,统一中心的各类指示牌、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等,逐步完善具有本中心特色的形象标志体系,培养在中心工作的师生员工的文化认同感。

(2)建设中心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工作环境,加强中心内部环境的优化和美化,整体、系统地规划中心人文布置,使中心人文气息浓厚。

(3)树立中心形象和地位,提高中心在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形象。

(4)开通中心文化建设网站;举办中心文化建设成果展;建设亮点和特色成果,营造浓厚的中心文化建设氛围。

(5)促进先进中心文化建设理念的传播。宣传典型人物和模范事迹,以形成“学习先进、争创先进”的良好局面。

(6)尊重中心成员的主体地位,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制度建设力度, 使创新文化建设制度化

(1)在管理制度的实施与运行过程中,加强创新文化理念的宣传,使创新文化内化并得以传承和弘扬。

(2)制度设计要保证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制度的实施与运行过程中,保障制度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三)营造学习氛围,构建学习文化

营造学习、攻坚的科学研究氛围是协同创新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发展目标。利用有针对性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素质教育工程,不断调整和改进实验技术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从业素质,拓展中心发展的视角与视野,构建多类型、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使协同创新中心在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占据主动地位。

(四)营造团队意识,构建协作文化

中心文化还应该是一种互动交往的团队文化,培养团队意识,构建协作型的中心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竞争基础上的协作,协作基础上的竞争。

(五)建设协同创新特色文化。

崇尚创新、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造精神,鼓励自由探索和原始性创新。

(1)塑造跨学科的科研、产业协同创新精神

(2)树立敢为人先、勇挑重担的理念

(3)国际化发展。

(4)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文化氛围

信阳师范大学●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南湖路237号   邮编:464000   电话:0376-6370838

版权所有:© 2016-2017 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